劉國印,主任中醫師,南陽市匡濟中醫中藥研究所所長、南陽匡濟門診負責人。自2007年至今,連續擔任區人大代表,2014年至今連續兩屆擔任區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2018年當選南陽市第六屆人大代表;2005年至今,還連續擔任南陽市民主促進會會員,2015-2017年,連續3年被評為南陽民進委員,并先后擔任經濟總支副主委、社會服務專委會主委;2017年當選為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中西醫匯通分會副會長。2011年8月當選為中華醫學會腫瘤分會委員;2012年7月被聘為南陽理工學院中臨床實踐指導老師;2016年被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聘任為臨床實踐指導老師;2012年7月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全國中醫藥腫瘤防治先進工作者”稱號;2012年8月被河南省中醫藥學會授予“河南省仲景學術傳承獎先進個人”;先后被評為宛城區“勞動模范、“宛城區名中醫”、“南陽市第三批名中醫”。
2020年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神州大地蔓延。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勝利。在抗疫形勢嚴峻的時刻,值守在南陽市仲景社區藥都路卡點一線的工作人員,意外地收到了一份珍貴的禮物:兩百付預防新冠肺炎的中藥。而這批中藥的捐贈者,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南陽市匡濟中醫中藥研究所所長、主任中醫師劉國印。
家學淵源育良才
1969年5月,劉國印出生在河南省社旗縣一個赫赫有名的中醫世家——劉積慶堂。據劉氏家譜記載,劉積慶堂創始于1717年前后,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劉國印為劉積慶堂中醫世家第七代傳人。自創立伊始,劉氏世代行醫,惠及周邊唐河、新野、社旗等地鄉鄰,廣受贊譽。目前,劉積慶堂保存有家傳中醫古籍2000余冊,儼然可謂民間中醫古籍圖書館。
劉國印的父親劉鑫石,退休前為社旗縣衛生局副局長。他一生癡迷于對中醫中藥的研究,不僅義務為同事、鄉鄰義診,還利用業余時間自費研制消炎抗瘤粉。1986年,社旗鎮居民賈某患食道癌,在醫院確診后無錢住院治療。劉鑫石得知這一情況后,就用所學中醫免費為他治療。2002年4月賈某登門致謝時還激動地說:“劉醫生,今天我來看你,帶的禮品就是我自身,16年了,我現在還活著!”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劉國印耳濡目染,也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像中醫科大學生需要背的湯頭歌、藥性歌、經絡歌等內容,劉國印從小就在飯桌邊、屋檐下聽父親講授,早就爛熟于心。離他家不遠有一段荒廢的寨墻,那是小伙伴們放假經常玩耍的地方,也是劉國印背誦《湯頭歌訣》、《皇帝內經》的場所。晨星、皓月、田野、寨墻,共同見證了一位中醫學后來者的躊躇啟航。
1986年,剛剛中學畢業的劉國印做了一件讓他引以為豪的事。和父親一個大院上班的縣委辦主任王某,忽然就得了面癱。原本就會配藥方治些小病的劉國印,利用一個暑假的時間,采用針灸療法持續給王某進行治療,竟然將他的面癱治好了。這樁在外人感覺很驚奇的事,對于劉國印來說很簡單:患者由氣血不足導致經絡不通,進而造成面部神經麻痹,將經絡疏通病癥自然就會消失。
勤求古訓為良醫
1989年,劉國印從河南省云陽中醫中藥學校畢業,分配到社旗縣中醫院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工作。接下來,他又先后在天津針灸學院、河南省中醫學院學習了針灸學和中醫內科學,取得了本科文憑。通過系統的學習,劉國印進一步夯實了中醫理論基礎。
父親退休后在南陽醫圣祠街開設中醫診所,劉國印于1992年在單位辦了停薪留職出來,專心幫助父親經營診所。梳理這段時間線索不難發現,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是劉國印從后學者成長為業內專家的淬煉蝶變之路。位于醫圣祠街的匡濟中醫診所,秉持劉積慶堂“匡扶正義,濟世活人”的堂訓,在第七代掌門人劉國印的悉心經營下,逐漸發展成為南陽市匡濟中醫中藥研究所。這得益于館藏的2000余冊家傳中醫古籍。在行醫坐診之余,劉國印將這些典籍反復重溫,不斷琢磨經方和現實病例之間的辯證關系。他點校整理出版了《傷寒類證解惑》一書,成為國內傷寒學教學和學習的重要參考資料。他編輯出版了《劉積慶堂家傳中醫文集》,得到國醫大師唐祖宣、河南省名中醫王心東、龐景三等人的高度肯定。唐祖宣稱“此書乃數代名醫高見集成,既有對于傳統經方的繼承,更有超出于經方記載的實踐心得,經方之神與用法之妙,通篇可見。”王新東贊“將祖傳臨床效方整理出版,公之于眾,福被蒼生,其胸懷之大,非名醫而難具。”龐景三則嘆“其中傳統處方處處可見真功夫,真精神,實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為!仲景故里,大醫輩出,醫圣之光,萬代傳揚!”在有些人眼里,中醫只能治些小病,遇到疑難雜癥只有束手無策。劉國印則認為,治療疑難雜癥,中醫大有可為!曾經有一位患者頑固性頭疼28年,全國各地求醫無果,經人介紹來到匡濟中醫診所就診。劉國印通過把脈問診,發現患者先天腎精不足導致陰陽失衡,進而肝血不足導致心血不旺,終因心肌缺血和腦缺血引起頭疼。和患者充分交流病因病情后,劉國印對癥施治,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將困擾患者28年的頭疼頑疾治愈。還有一位患者心血管重度狹窄,全身血管有4處90%的堵塞,在醫院做手術需要搭兩座橋下4個支架!巨額的醫療費讓患者一度放棄治療。在朋友的介紹下,患者被家人攙扶著來到匡濟中醫診所。劉國印通過把脈問診,發現患者肺脈弱,肝血少,中氣不足,就以補氣養血、活血化瘀、健脾清肺、補腎等方法應對?;颊哂猛?80付藥后,胸悶、氣短、四肢無力等癥狀消失,到醫院復查原來95%一處的堵塞僅剩35%。還有一位晚期肝衰竭患者,家屬將其墓地都買好了,經過劉國印運用溫中散寒之藥的對癥治療,兩個多月的時間恢復健康,去醫院復查時各項指標正常得連醫生都大吃一驚。
“腸德康膠囊”、“乙肝康膠囊”、“銀屑歸元膠囊”、“通心舒膠囊”“消炎抗瘤粉”、“絡泉寶沖劑”等效果良好的中成藥,都是劉國印的研究發明。劉國印還在培元固本理論基礎上,研制出“劉氏培元固本丸”、“活肺通竅丸”等中藥新品。他研制的抗腫瘤系列中藥有三項獲國家發明專利;他發表的10余篇論文攬獲國家科技成果獎及德國漢堡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疑難病學術研討會金獎;他先后被評為“南陽市名中醫”、“河南省仲景學術傳承獎先進個人”,被評選為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濟世活人獻良策
醫者仁心。自古以來,無數精誠大醫皆心懷濟世救民之心。劉積慶堂3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濟世活人的歷史,對窮苦民眾施舍藥物,早就成為劉積慶堂的傳統。劉國印自然也不例外。南陽愛心公益人士雷德聚,身患殘疾,只能坐輪椅活動。2017年2月19日,雷德聚突發中風,被送往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在得知雷德聚的情況后,劉國印一時間趕到醫院探望,他不僅捐了善款,還提出恢復期為雷德聚免費進行中醫康復治療。雷德聚流著淚伸出大拇指:“劉醫生,你是個大好人!”史哲是一位家住社旗的殘疾女孩,她經雷德聚介紹微信聯系上劉國印,請求劉國印在路過社旗的時候來看看自己渾身無力的病癥,如果不能治,自己這輩子都不再想看病的事了。劉國印平時坐診就很忙,但他還是抽出時間專門開車去了史哲家,給她們送上牛奶雞蛋等慰問品,仔細為史哲問了診。隔了一天,劉國印就派員工把中藥送到了史哲家,非但分文不取,還購買了400多元史哲編織的手工藝品。像這樣的公益活動,劉國印從業以來不知道做了多少次,但他從來無怨無悔。他說,匡世濟民,普救眾生是研究所的使命,也是一位醫者應有的社會責任。鑒于他對社會所做的突出貢獻,他被吸收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并擔任社會服務專委會主委。在當選兩屆宛城區人大代表后,2019年劉國印又被選舉為南陽市人大代表。
成為人大代表后的劉國印,撰寫有關中醫中藥發展的提案,一直在為南陽中醫事業的振興發展鼓與呼。劉國印認為,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南陽是醫圣張仲景的故鄉,中醫理應是南陽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中醫就像大海,而我只是鉆進大海喝了一口水,我會用我畢生的努力去鉆研它,讓這大海更美、更藍!”劉國印如是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閱讀